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发布日期:2017/3/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长江网》

朱继东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指出反意识形态渗透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强调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要重视。我们不仅要提高警惕,而且要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积极采取科学、有力的应对措施。

      随着中国在世界各国GDP排名中跃居第二,并与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信仰迷失、贫富差距拉大、在世界舞台上话语权偏弱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上,也有人故意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甚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读为“国家资本主义”“权威资本主义”乃至“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成为不少人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时代问题。

      向世界展示从严治党决心

      早在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抓住了全党、全民最关注的问题,并毫不回避党存在的问题。此后,他不仅在多个场合一次次强调从严治党,而且掀起了一场改革开放以来最声势浩大、惩处最严厉、最深得民心的大反腐。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四个全面”,也是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科学、全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总号角。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有力的纪律抓手。值得重视的是,全会公报明确要求全党要“进一步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切实做好思想理论准备工作、组织准备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历次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出这样的要求,尤其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特别强调成为一大亮点。并且,《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七条也明确规定:“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其政治立场、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执行党的决议,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责任担当、廉洁自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这不仅再次向全党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指出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和关键,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和决心。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经济发展让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之叹服。但与此同时,部分党员、干部信仰迷失、贪污腐化等一些问题也不容回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直面党的建设中的问题,从零容忍反腐、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等方面发力,并一步步坚定推进、全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领导凸显出更强大力量,也越来越体现出强大话语优势。今后,我们必须长期把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下去,并深入研究如何让全世界更多人正确认识、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中国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重要保障,也是重要内容。

      把经济优势变成人民幸福优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在经济领域成绩卓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以往的一些经济泡沫被刺破,越来越多的问题凸现出来。完善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一大亮点,引来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上不少国家民众的普遍点赞,是理论创新服务、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理念上的极其重大的变化,是积极、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科学举措,不仅引得举国好评、举世瞩目,而且引发了一场全局性的深刻变革,从根本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竭的强劲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各有侧重,而且相互支撑,是一个具有密切内在联系的、有机统一的集合体,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的逻辑体系、发展蓝图。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是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又一个新高度上的深刻认识,不仅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有很强的针对性,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大成果,也让全中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看到中国新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警示我们,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要真正确保未来中国的正确前进方向,深入、全面总结改革开放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应该在全党统一认识、凝聚共识,统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增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汇聚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沿着正确道路进一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同时,这也可以更好地确保共享新理念为代表的五大发展理念得到很好坚持、贯彻,是真正把经济优势变成人民的幸福优势的旗帜和道路保障,也是中国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重要突破点,也是一大亮点。

      人民立场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统一关系,是关乎前进方向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常识。但就是这个本来应该有着非常准确、明确答案的问题,在一个时期以来却似乎成了一个很复杂、很敏感的问题。不仅一些党员、干部在理论上回避这个问题,认为不好讲清楚,而且还有人在现实生活中逻辑错乱、制造混乱。因此,从理论上廓清、纠正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错误认识,讲清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非常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正确认识和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对于如何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进行了深入阐述,进一步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加深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并明确指出,那些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的论调,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这些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中国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指明了方向。如果能在理论上、实践中真正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必将使得我们在增强国际话语权方面占据道德制高点,让资本主义话语相形见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真正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必须真讲、讲好人民性,这样才能真正回归人民、融进人民。不仅在理论上讲清楚、讲透彻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而且要在实际行动中真正体现出来。坚决把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根本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站在全党的立场上,又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从而推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正确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讲清楚这个重要理念,并让人们看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把这个重要理念付诸于实际行动并造福人民的。这样,自然能赢得全世界更多人对中国话语的认可,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发展优势到话语优势的转化。

      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我们党和国家近年来加大了话语权建设的力度,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等。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话语权、话语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洋八股”的兴起并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党和国家的话语权都受到极大冲击,导致中国不少学科的话语体系严重“西化”。进入21世纪以来,“洋八股”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有力地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2014年9月9日,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强调:“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更是进一步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何彻底纠正去中国化、去马克思主义化问题,是中国探索从发展优势到话语优势征程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突破点。

      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理论体系,是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这也是党中央第一次就文化软实力问题专门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2014年2月24日,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不仅强调了核心价值观对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指出了文化软实力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号召全国人民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的同时,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作为正在走向世界、改变世界的中国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话语权不仅包含议题的设置、规则的制定等具体内容,更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民族在世界上的真正实力和地位。但是,由于我们的国际话语权较弱,世界上其他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中国的发展还不够了解,有的甚至还存在不少误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这要求我们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切实推动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早日迈上一个大台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研究员)

 

打印本页 导出pdf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