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非学历证书考试

发布日期:2007/11/19 来源:本站原创

——十七大开幕式观后感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作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报告,报告以确凿的事实和精辟的分析,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清醒地指出了在前进途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指明了今后继续前进的方向和战略措施。报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成立86年来、特别是执政58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坚持这条道路才能实现一百多年来无数革命先烈和各族人民为之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的理想,这条道路就是我们的旗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这面旗帜,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这个伟大理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必须统筹协调,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文本,关注民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共同建设小康社会。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观点解决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一发展思路,是我们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当前,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技进步的“孵化器”、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作为考试管理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考试对于教育发展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要适应时代要求,发挥考试对于社会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到教育考试部门,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和非学历证书考试。


    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业化的劳动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教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继续教育形式,可以对相关行业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并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教育考试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危机感,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统筹发展,合理规划,大力开拓非学历证书考试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满足社会大众继续学习、提高劳动技能的需求,使非学历证书考试真正成为社会公众自我发展的有效平台。


    办人民满意的非学历证书考试,不仅承担着为考生个人的发展提供均等的机会,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我办正在准备着手开发的汉语等级考试。由于语言、文字不规范地应用以及对母语文化教育的忽视,语言文字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国家要求构建“汉语能力的全方位的完整的测试体系”,指出要有汉字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汉语的能力水平测试,并指出培训测试工作要有针对性地为社会生活提供直接的服务。我省开发本项考试,在为考生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也履行了推动汉语规范确立和运用的社会责任。我省自主开发的第一个考试项目——英语口语等级考试,自开考以来,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好评,就在于考试设计的初衷兼顾了考生发展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不断创新,完善各项考试的考务工作,提供人性化、科学化的考试服务,同时,开发适应社会变革和考生需要的考试品牌,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只有求真务实,锐意创新,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非学历证书考试。

 

(资料来源:《机关党建》第2期)

打印本页 导出pdf 关闭页面